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

“福”文化 | 福星高照,福佑中华


(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张洁副社长推荐
“福”文化 | 福星高照,福佑中华


福建堪称中国福文化荟萃集成之地。福建和福州是中国唯一以“福”字冠名的省级行政区和省会城市。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宜人气候、美丽山川和厚重历史涵养着丰富多彩的福文化,孕育了令人瞩目的“造福”人文遗产,涌现了群星璀璨的一批批造福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福天福地。

幸福是福,奋斗是福

中国福文化博大精深,雅俗共赏,无论是福文化内涵还是祈福仪式活动,都表现出巨大的包容性、丰富性和群众性。

最能代表福文化传统内涵的莫过于“五福”之说。《尚书·洪范》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即讲求长寿、富裕、安康、有德行、老年无疾而终,认为这样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而后汉朝桓谭《新论》中将“五福”调整为——“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时至今日,经过千百年的演变,“五福”又被概括为“福、禄、寿、喜、财”五个字。从“五福”内涵的演变可以看出,中国人的“福”是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中国人把渴望祈祝的一切美好愿望与目标都给了“福”,既寄托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成为吉祥美好事物的集合体,古往今来最受追捧的永流行主旋律正能量。

今天,如果要选择一个词来作为福文化在这个时代的“代言人”,“幸福”肯定会高票当选。在福文化所有的“代言人”中,“幸福”无疑是最与时俱进的一个。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幸”,吉而免凶也;“福”,“佑”也。不过,这里无论是免凶还是护佑,都是祈求“天”(“上苍”)或“天子”(“帝王”)的赦免与护佑。而信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幸福观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就是幸福不能拜上苍或帝王所赐,幸福生活要靠我们勤劳的双手来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特别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又指出——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并称赞——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百年恰似风华正茂”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围绕让人民生活幸福这个“国之大者”,努力奋斗,锐意进取,为民造福,神州大地呈现出一派福满人间的盛世景象。

福星高照,造福人民

福星在中国福神谱系中占据显赫地位,与禄星、寿星并称为“福禄寿”三星。“福禄寿”三星,起源于远古先民的星辰自然崇拜。古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赋予他们非凡的神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有意思的是,在福神崇拜的演变中,曾有一个救民于水火的好官成为福神,他就是中唐德宗时期的道州刺史阳城。史载当时道州存在向皇帝进贡道州矮民(侏儒)的惯例,阳城到任后,冒死上书给皇帝,拒绝上贡,最终废止了这一恶习。人们感激阳城的再生之德,建庙供奉他为福神,阳城庙也被称作福神庙。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杰出人物最后成神成圣的例子还有不少。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生前为民造福,身后为民供奉,成为福神福星。这种由人到神的升格过程,或许正说明了中国福神崇拜中固有的人本因子,可以与中国人幸福观从神到人的正本清源相印证,充分反映了中国人对为百姓造福的好人好官的渴求、感念与铭记。

作为中国福文化的集散地之一,八闽大地的人杰地灵也体现在拥有丰厚的“造福”人文遗产上。就以福州而言,这座具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文教发达、人文荟萃,仅近现代就涌现了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福建船政之父沈葆桢、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最早译著西方文学作品的林纾、献身维新变法的林旭、捐躯广州起义的林觉民等“福州十杰”。这些人不独为福州、为福建作出了杰出成就,更成为中国近现代化启蒙的推动者,在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作出了卓绝的贡献。其中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政治担当,林觉民《与妻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慷慨誓言,堪称中国一代代造福人的共同志愿与心声。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考察。所到之地,人民群众翘首以盼,夹道欢呼。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嘱咐:“我在这里工作的时候,就设想把福州建成海滨城市、山水城市,现在发展得比当时设想得还要好,要继续做下去,希望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在三明市沙县总医院实地了解医改惠民情况时,习总书记还提出了一个“幸福算法”——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人民群众的幸福始终是领袖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如何更好为民造福始终是领袖殷殷嘱托的“国之大者”!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的峥嵘岁月里,八闽大地处处烽烟、赤旗招展,八闽儿女奋勇争先、前仆后继,上演了一幕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活剧。在这些活剧中,无论是革命领路人,还是改革先行者,一代代谋福人、造福人成为最耀眼的时代主角。虽然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将人升格为神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但历史不会忘记,人民永远铭记,他们应该获得历史颁发的“造福勋章”!

共同富裕,福佑中华

2021年10月16日,第20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再次吹响了向共同富裕进军的号角。文章指出:“现在,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同时再次强调:“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

在中国的福文化传统中,“富”是“福”题中应有之义。对“福”的词义,古人多释作“富”。东汉经学家刘熙《释名》说:“福,富也。”《礼记·祭统》说:“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而《说文解字》释“富”为“备”。“备”是“具备”,有完全的意思,比如祭祀的酒肉之类皆备了,由此引申“福”是“富”。《礼记·郊特牲》又说:“富也者,福也。”可见“福”与“富”互解,无论是以“富”为“福”,还是欲“福”先“富”,“富”(“财”)一直作为“五福”之一,无可替代。

民间对“福”字有“一口田,衣禄全”之说,在我们的祖先看来,有衣服穿,有一口田,能吃饱饭那就是福气了。而古往今来,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一直是衡量一个盛世的标准配置。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像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这样的大发展时期,但即使在这种所谓盛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不鲜见。只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信念与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文章鲜明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在新落成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有一座名为“小康宝鼎”的展品格外引人注目,上有铭文:“以民为本,吾党所向。民族复兴,百年担当。摆脱贫困,全面小康。惠此中华,以利四方。”这短短32字铭文,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创造的人间奇迹,表达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一切奋斗、一切创造的精神动力。诚哉斯言——全面小康,惠此中华;诚心祈愿——共同富裕,福佑中华!

福建堪称中国福文化荟萃集成之地。福建和福州是中国唯一以“福”字冠名的省级行政区和省会城市。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宜人气候、美丽山川和厚重历史涵养着丰富多彩的福文化,孕育了令人瞩目的“造福”人文遗产,涌现了群星璀璨的一批批造福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福天福地。

幸福是福,奋斗是福

中国福文化博大精深,雅俗共赏,无论是福文化内涵还是祈福仪式活动,都表现出巨大的包容性、丰富性和群众性。

最能代表福文化传统内涵的莫过于“五福”之说。《尚书·洪范》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即讲求长寿、富裕、安康、有德行、老年无疾而终,认为这样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而后汉朝桓谭《新论》中将“五福”调整为——“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时至今日,经过千百年的演变,“五福”又被概括为“福、禄、寿、喜、财”五个字。从“五福”内涵的演变可以看出,中国人的“福”是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中国人把渴望祈祝的一切美好愿望与目标都给了“福”,既寄托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成为吉祥美好事物的集合体,古往今来最受追捧的永流行主旋律正能量。

今天,如果要选择一个词来作为福文化在这个时代的“代言人”,“幸福”肯定会高票当选。在福文化所有的“代言人”中,“幸福”无疑是最与时俱进的一个。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幸”,吉而免凶也;“福”,“佑”也。不过,这里无论是免凶还是护佑,都是祈求“天”(“上苍”)或“天子”(“帝王”)的赦免与护佑。而信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幸福观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就是幸福不能拜上苍或帝王所赐,幸福生活要靠我们勤劳的双手来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特别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又指出——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并称赞——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百年恰似风华正茂”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围绕让人民生活幸福这个“国之大者”,努力奋斗,锐意进取,为民造福,神州大地呈现出一派福满人间的盛世景象。

福星高照,造福人民

福星在中国福神谱系中占据显赫地位,与禄星、寿星并称为“福禄寿”三星。“福禄寿”三星,起源于远古先民的星辰自然崇拜。古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赋予他们非凡的神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有意思的是,在福神崇拜的演变中,曾有一个救民于水火的好官成为福神,他就是中唐德宗时期的道州刺史阳城。史载当时道州存在向皇帝进贡道州矮民(侏儒)的惯例,阳城到任后,冒死上书给皇帝,拒绝上贡,最终废止了这一恶习。人们感激阳城的再生之德,建庙供奉他为福神,阳城庙也被称作福神庙。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杰出人物最后成神成圣的例子还有不少。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生前为民造福,身后为民供奉,成为福神福星。这种由人到神的升格过程,或许正说明了中国福神崇拜中固有的人本因子,可以与中国人幸福观从神到人的正本清源相印证,充分反映了中国人对为百姓造福的好人好官的渴求、感念与铭记。

作为中国福文化的集散地之一,八闽大地的人杰地灵也体现在拥有丰厚的“造福”人文遗产上。就以福州而言,这座具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文教发达、人文荟萃,仅近现代就涌现了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福建船政之父沈葆桢、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最早译著西方文学作品的林纾、献身维新变法的林旭、捐躯广州起义的林觉民等“福州十杰”。这些人不独为福州、为福建作出了杰出成就,更成为中国近现代化启蒙的推动者,在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作出了卓绝的贡献。其中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政治担当,林觉民《与妻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慷慨誓言,堪称中国一代代造福人的共同志愿与心声。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考察。所到之地,人民群众翘首以盼,夹道欢呼。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嘱咐:“我在这里工作的时候,就设想把福州建成海滨城市、山水城市,现在发展得比当时设想得还要好,要继续做下去,希望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在三明市沙县总医院实地了解医改惠民情况时,习总书记还提出了一个“幸福算法”——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人民群众的幸福始终是领袖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如何更好为民造福始终是领袖殷殷嘱托的“国之大者”!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的峥嵘岁月里,八闽大地处处烽烟、赤旗招展,八闽儿女奋勇争先、前仆后继,上演了一幕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活剧。在这些活剧中,无论是革命领路人,还是改革先行者,一代代谋福人、造福人成为最耀眼的时代主角。虽然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将人升格为神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但历史不会忘记,人民永远铭记,他们应该获得历史颁发的“造福勋章”!

共同富裕,福佑中华

2021年10月16日,第20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再次吹响了向共同富裕进军的号角。文章指出:“现在,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同时再次强调:“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

在中国的福文化传统中,“富”是“福”题中应有之义。对“福”的词义,古人多释作“富”。东汉经学家刘熙《释名》说:“福,富也。”《礼记·祭统》说:“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而《说文解字》释“富”为“备”。“备”是“具备”,有完全的意思,比如祭祀的酒肉之类皆备了,由此引申“福”是“富”。《礼记·郊特牲》又说:“富也者,福也。”可见“福”与“富”互解,无论是以“富”为“福”,还是欲“福”先“富”,“富”(“财”)一直作为“五福”之一,无可替代。

民间对“福”字有“一口田,衣禄全”之说,在我们的祖先看来,有衣服穿,有一口田,能吃饱饭那就是福气了。而古往今来,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一直是衡量一个盛世的标准配置。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像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这样的大发展时期,但即使在这种所谓盛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不鲜见。只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信念与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文章鲜明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在新落成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有一座名为“小康宝鼎”的展品格外引人注目,上有铭文:“以民为本,吾党所向。民族复兴,百年担当。摆脱贫困,全面小康。惠此中华,以利四方。”这短短32字铭文,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创造的人间奇迹,表达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一切奋斗、一切创造的精神动力。诚哉斯言——全面小康,惠此中华;诚心祈愿——共同富裕,福佑中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